上世纪70年代,造船系在艰难中顽强发展,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船模试验水池实验室的建设。
1971年初,湖北省批准了我校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建设项目。在朱九思院长的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学校克服了极大的困难,为建设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自筹资金150万元。在广大校友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逐个解决了建设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所急需的大量木材、水泥和钢材,以及重型钢轨、特种双金属滑线等各式各样的材料、设备和加工问题。造船系全体教职工日日夜夜为完成实验室项目而自觉拼搏,几乎忘记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校船池建设任务创造了许多奇迹:在1971年初建设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项目立项后,当年就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本体技术设计、选址和两次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1972年开始动工,当年便完成了房屋、航模车间及追加的力学结构实验室的土建工程;1976年完成了螺旋桨点钻机、机械式水面阻力仪、和自航仪等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开始了船模试验水池的试运行;1978年全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全国船舶力学委员会主持并通过了我校船池监测和验收,确认合格,建成投产,并获得了全国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华中工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依靠自身的人力、物力、以这样快的速度、高质量高标准地建成当时全国高校系统最长的拖曳水池(长175米,宽6米,水深4米)是十分了不起的壮举。国际船模试验水池会议(I TTC)在1987年的第十九届ITTC会议上接受我校船模试验水池作为ITTC的正式成员单位。
70年代,造船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2年初,我系(现今船海学院)正式确定由潘立新、向忠祥负责筹建“船舶动力装置与船舶机械”专业。为此,筹建组研究确定:①派吕庭豪老师去上海交大“船舶内燃动力装置”专业进修学习;②在校内引进机械学院液压专业硕士毕业生。并于1974年招收了第一届船舶内燃动力装置与船舶机械专业的本科学生。1975年因系、室领导的更动致使该专业撤消,已招收的学生改换其它专业,原专业教研室改为“特种机械研究室”,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任务来源,主要是中船总的科研项目。1978年1月,船舶设计制造专业,船舶内燃机专业和船舶电气设备专业分别更名为船舶工程、船舶内燃机、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由单纯为海军服务,改为军民兼顾,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扩大专业口径。1980年,造船系改名为船舶工程系。1981年船舶内燃机专业获得原造船系第一个博士点,同时获得船舶流体力学和船舶内燃机两个硕士点,是全国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8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船舶工程系改为船舶与海洋系,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专业改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984年和1986年又先后获得船舶流体力学和船舶结构力学专业博士点,1986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获特辅机装置与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又与自控系和电力系联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97年,学校进行学科调整和院系重组,成立了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辖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应用电子工程、汽车工程四个系以及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1998年,学科调整,流体力学学科与结构力学学科并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成为博士点。同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1999年按照教育部的专业调整的要求,动力机械工程、应用电子工程剥离,调整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工程两个系,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改名为轮机工程研究所。
2000年,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合并到学院。随着校内的专业调整,“轮机工程研究所”为与船舶配套,又改为“轮机工程”专业教研室,并与船体专业同步招生直至交通学院改名为船海学院的同时“轮机工程”改名为现今的“轮机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同年,交通学院获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轮机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汽车工程系从学院剥离。2002年,成立轮机工程及自动化系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成立了“船海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下设3个实验室,即船舶与海洋工程水池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实验室、轮机工程及自动化实验室,2008年又增加了FESTO气动中心,共4个实验室。